午后,新通联股吧里,一条帖子刺痛着无数股民的心: “15.03元买入,12.47元割肉,3小时亏掉半年工资。但最痛的不是钱,而是明知道游资在演戏,我却自愿买了门票。” 楼下跟帖无数,哀嚎遍野,一句“下次看到一字板,记得提醒自己——那不是机会,是诱饵”道出了多少散户的心酸。
这句警示,是2025年6月27日新通联“天地板”惨剧的真实写照。当天9:32,老王瘫坐在椅子上,账户浮亏19%,12.29元的跌停价如同判决书,宣告他被无情收割。这场闪电崩盘,并非偶然。
回顾新通联的暴涨轨迹,6月20日首板启动,散户们便嗅到了危险的气息。公司借“包装一体化光伏转型”概念,被游资盯上,随后连续四个交易日一字涨停。每日成交额仅5000万左右,却有着动辄数十万手的封单量,营造出“供不应求”的假象。 股价从9.22元飙升至15.03元,散户们却只能眼睁睁看着,根本挤不上车——主力筑起高墙,独自狂欢。
残酷的真相隐藏在数据中。五连板期间总成交额约2.5亿元,而6月27日天地板当天,上午成交额就高达6.01亿元,换手率飙至23.77%。这意味着前五天锁仓的主力资金,在短短两分钟内集体出逃,将追涨的散户套牢在近四年股价最高点。
展开剩余69%资深交易员揭示了“一字涨停”背后的玄机:连续缩量一字板,预示着主力高度控盘。新通联五连板期间流通市值仅20亿左右,游资只需少量资金,便能操纵股价。一旦封单撤除,跟风盘瞬间崩盘,股价自由落体。
龙虎榜数据印证了这一点。6月26日,新通联买入前五席位全是游资营业部,“XX证券杭州庆春路”单日扫货3800万元,次日却抛售4100万元,精准完成“涨停进货-跌停出货”的完美收割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公司基本面。新通联2024年净利润4984万元,同比下滑3.56%;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249万元,同比增长2.78%,但面对五连板后的60倍动态市盈率,这业绩根本无法支撑股价。所谓的“光伏转型”,也仅是5个基地并网发电,尚未形成规模收入,却被游资包装成“十倍成长空间”,诱导散户高位接盘。
股民在论坛上怒吼:“这是赤裸裸的操纵!” 但监管规则存在漏洞:主力在涨停板撤单无需公告,瞬间撤单50万手的行为竟不违规。某私募经理透露:“我们监控到9:30:03有单笔22万手抛单砸出,这明显是协同出货。”
面对天地板,散户真的只能任人宰割吗? 实战派总结了三条铁律:第一,回避“缩量三连板”;第二,警惕涨停爆量;第三,坚持“止损不过夜”。 新通联四连板时日均换手率不足3%,而健康龙头股通常在8?5%。 6月26日新通联成交额骤升至1.2亿,是明显的出货信号。
市场剧本一再重演。从2023年6月的日播时尚,2024年1月的深华发A,到今年的新通联,天地板惨案的核心套路从未改变:游资利用资金优势制造涨停假象→媒体渲染题材吸引跟风→散户冲动打板→主力撤单砸盘。
证券之星估值报告显示,新通联所属包装行业护城河评级为“较差”,这或许解释了资金为何如此决绝地出逃。人们总幻想抓住下一个龙头,却忽略了包装企业跨界光伏的成功率不足10%,即使是福莱特这样的成功案例,也用了整整五年才兑现业绩。
9:30,老王盯着集合竞价界面,嘴角上扬,迅速挂单买入,心想:“再不上车就错过主升浪了!” 9:31,开盘第一分钟,封单消失,股价垂直坠落…… 这便是他“20CM大面”的全部过程,连筷子都没来得及拿起。 而这一切,都源于对市场规律的无知和对风险的忽视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优邦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